蛀果蛾科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修订版本间差异)
08:19 2009年4月30日的修订版本 (编辑) Haofood123456 (Talk | 贡献) ←上一个 |
当前修订版本 (05:46 2009年5月5日) (编辑) (undo) Violin (Talk | 贡献) |
||
第1行: | 第1行: | ||
+ | [[category:z]] | ||
+ | |||
+ | |||
蛀果蛾科代表种 桃蛀果蛾 | 蛀果蛾科代表种 桃蛀果蛾 | ||
- | 【分类地位】:蛀果蛾科(Carposinadae,currant fruitmoths)是节肢动物门、有颚亚门、六足总纲、昆虫纲、有翅亚纲、鳞翅目的一科。本科与卷蛾科及小卷蛾科同属卷蛾总科。本科昆虫通称蛀果蛾。 | + | 【分类地位】:[[蛀果蛾科]](Carposinadae,currant fruitmoths)是[[节肢动物门]]、有颚亚门、六足总纲、昆虫纲、有翅亚纲、鳞翅目的一科。本科与卷蛾科及小卷蛾科同属卷蛾总科。本科[[昆虫]]通称蛀果蛾。 |
【形态特征】:体中、小形。头顶有粗毛,单眼退化,口器发达。雄蛾的下唇须上举,雌蛾的向前伸。前翅翅脉发达,彼此分离;后翅的Rs脉通向翅顶。与上述两科的主要区别是,前翅Cu出自中室下角或接近下角(与卷蛾科的区别),后翅M只有1~2条,而不是3条(与小卷蛾科的区别。成虫头顶有粗毛,单眼退化,雄虫下唇须长形,上举)。幼虫趾钩为单序环式,主要蛀食果实。 | 【形态特征】:体中、小形。头顶有粗毛,单眼退化,口器发达。雄蛾的下唇须上举,雌蛾的向前伸。前翅翅脉发达,彼此分离;后翅的Rs脉通向翅顶。与上述两科的主要区别是,前翅Cu出自中室下角或接近下角(与卷蛾科的区别),后翅M只有1~2条,而不是3条(与小卷蛾科的区别。成虫头顶有粗毛,单眼退化,雄虫下唇须长形,上举)。幼虫趾钩为单序环式,主要蛀食果实。 | ||
【种属分布】:主要分布在中国北方和西北。相当一部分种类分布在大洋洲和夏威夷。中国的重要种类有为害苹果、梨、枣、桃的桃蛀果蛾(Carposina sasikii.),俗名桃小食心虫。陕西发现有一种类为害山茱萸,也有的种类幼虫钻蛀桉树。 | 【种属分布】:主要分布在中国北方和西北。相当一部分种类分布在大洋洲和夏威夷。中国的重要种类有为害苹果、梨、枣、桃的桃蛀果蛾(Carposina sasikii.),俗名桃小食心虫。陕西发现有一种类为害山茱萸,也有的种类幼虫钻蛀桉树。 |
当前修订版本
蛀果蛾科代表种 桃蛀果蛾
【分类地位】:蛀果蛾科(Carposinadae,currant fruitmoths)是节肢动物门、有颚亚门、六足总纲、昆虫纲、有翅亚纲、鳞翅目的一科。本科与卷蛾科及小卷蛾科同属卷蛾总科。本科昆虫通称蛀果蛾。
【形态特征】:体中、小形。头顶有粗毛,单眼退化,口器发达。雄蛾的下唇须上举,雌蛾的向前伸。前翅翅脉发达,彼此分离;后翅的Rs脉通向翅顶。与上述两科的主要区别是,前翅Cu出自中室下角或接近下角(与卷蛾科的区别),后翅M只有1~2条,而不是3条(与小卷蛾科的区别。成虫头顶有粗毛,单眼退化,雄虫下唇须长形,上举)。幼虫趾钩为单序环式,主要蛀食果实。
【种属分布】:主要分布在中国北方和西北。相当一部分种类分布在大洋洲和夏威夷。中国的重要种类有为害苹果、梨、枣、桃的桃蛀果蛾(Carposina sasikii.),俗名桃小食心虫。陕西发现有一种类为害山茱萸,也有的种类幼虫钻蛀桉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