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熊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修订版本间差异)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08:49 2009年3月25日的修订版本 (编辑)
Apple2 (Talk | 贡献)

←上一个
05:48 2011年7月28日的修订版本 (编辑) (undo)
Foodbk (Talk | 贡献)

下一个→
第38行: 第38行:
浣熊科另外一个比较常见的属是长鼻浣熊属nasua,包括分布于巴拿马到巴西北部的南美浣熊(赤)nasua nasua和分布于美国西南部到中美洲的白鼻浣熊(白鼻)nasua narica。长鼻浣熊身体比浣熊瘦,吻部很长,是浣熊科唯一长吻的代表,主要吃昆虫等各种小动物,也吃果实和蜥蜴等较大的动物。 浣熊科另外一个比较常见的属是长鼻浣熊属nasua,包括分布于巴拿马到巴西北部的南美浣熊(赤)nasua nasua和分布于美国西南部到中美洲的白鼻浣熊(白鼻)nasua narica。长鼻浣熊身体比浣熊瘦,吻部很长,是浣熊科唯一长吻的代表,主要吃昆虫等各种小动物,也吃果实和蜥蜴等较大的动物。
-美洲的浣熊中最特殊的是蜜熊potos flavus,蜜熊分布与中南美洲的热带雨林中,从墨西哥东南部直到巴西。蜜熊喜欢吃果实和昆虫,特别喜欢甜食,会区蜂巢盗吃蜂蜜。蜜熊的树栖性很强,尾巴具有缠绕性,在食肉目中,只有两种动物的尾巴有缠绕性,另外一种是分布于东南亚的猫型类的熊狸,二者无论是分布还是亲缘关系均较远。+美洲的浣熊中最特殊的是蜜熊potos flavus,蜜熊分布与中南美洲的热带雨林中,从墨西哥东南部直到巴西。蜜熊喜欢吃果实和昆虫,特别喜欢甜食,会区蜂巢盗吃[[蜂蜜]]。蜜熊的树栖性很强,尾巴具有缠绕性,在食肉目中,只有两种动物的尾巴有缠绕性,另外一种是分布于东南亚的猫型类的熊狸,二者无论是分布还是亲缘关系均较远。
== '''浣熊-外形特征''' == == '''浣熊-外形特征''' ==

05:48 2011年7月28日的修订版本

== 浣熊 ==原产自北美洲,因其进食前要将食物在水中浣洗,故名浣熊。

2212%7EBaby-Raccoon-Posters.jpg

200811182330423_2.jpg

10077155_981629.jpg


目录

科学分类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哺乳纲 Mammalia

目: 食肉目 Carnivora

科: 浣熊科 Procyonidae

属: 浣熊属 ProcyonStorr, 1780

种: 浣熊 P. lotor


有一段时间浣熊曾因其皮毛而被大量捕杀,但数量现已恢复。浣熊非常适应城市的生活。


浣熊-简介

浣熊科(procyonidae)是食肉目的一科。是类似于熊科的杂食性动物,形态和结构略似熊科,但体型要小很多,并有较长的尾,树栖性比熊科更强。浣熊科除了分布于亚洲的小熊猫ailurus fulgens外,所有种类均限于美洲,关于小熊猫的分类,争议也比较多,大体上和关于大熊猫分类的争议类似。

浣熊分布于中北美洲,最北到达加拿大南部,是浣熊科分布最北的成员。浣熊外形与小熊猫非常类似,但食物中动物性食物的比例要大些,进食前要将食物在水中浣洗,因而得名浣熊。浣熊在中南美洲和加勒比海诸岛有一些同属的成员,它们有时都被并入浣熊一种。

浣熊科另外一个比较常见的属是长鼻浣熊属nasua,包括分布于巴拿马到巴西北部的南美浣熊(赤)nasua nasua和分布于美国西南部到中美洲的白鼻浣熊(白鼻)nasua narica。长鼻浣熊身体比浣熊瘦,吻部很长,是浣熊科唯一长吻的代表,主要吃昆虫等各种小动物,也吃果实和蜥蜴等较大的动物。

美洲的浣熊中最特殊的是蜜熊potos flavus,蜜熊分布与中南美洲的热带雨林中,从墨西哥东南部直到巴西。蜜熊喜欢吃果实和昆虫,特别喜欢甜食,会区蜂巢盗吃蜂蜜。蜜熊的树栖性很强,尾巴具有缠绕性,在食肉目中,只有两种动物的尾巴有缠绕性,另外一种是分布于东南亚的猫型类的熊狸,二者无论是分布还是亲缘关系均较远。

浣熊-外形特征

体型较小,一般不超过10公斤,最小的不到1 公斤,浣熊通常重5.5到9.5公斤,但有记载的最重的可达28公斤。以各种小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及植物为食。浣熊尾长,有黑白环纹,皮毛的大部分为灰色,也有部分为棕色和黑色。也有罕见的白化种。产于北美与中美,筑巢于树洞,昼眠夜出,杂食,有“洗催”食物的习性,树栖的蓬尾浣熊属和地栖的长鼻浣熊都有尾环,而卷尾洗熊和长尾洗熊属的长尾(超过体长1.5--2.0倍)无环纹,前者的长尾有缠绕性。

浣熊为杂食动物,食物有浆果、昆虫、鸟卵和其它小动物。生活在都市近郊的浣熊常会潜入人类住处偷窃食物,加上眼睛周遭的黑色条纹特征,因此常被称为"食物小偷"。

浣熊-生活环境

浣熊最初生活在北美、中美和南美洲。自二十世纪初以来,它们被放生或从毛皮兽场逃出后生活在中欧。北美洲浣熊理想的栖息地是紧邻水域和沼泽地的落叶林。白天它们在空心树和岩石或地面上的洞中睡觉。浣熊喜欢栖息在靠近河流、湖泊或池塘的树林中,浣熊还是优秀的“游泳健将”。它们大多成对或结成家族一起活动。浣熊白天大多在树上休息,晚上出来活动。


浣熊-生活习性

浣熊,脸酷似狸,非常惹人怜爱。聪明而爱干净,易适应环境,原本以肉类为主食,如今已趋杂食;好奇心重,亦能适应环境的变化,有时会被逐出森林,走到城市觅食。性情温驯,可饲养成宠物。只在繁殖期才会成对。筑巢育儿等,皆为雌浣熊的责任,幼熊在三个月后成熟。喜食螃蟹;前后脚有五趾,尾长,具有轮状的黑白色带条纹,脚指常分开,能抓住东西,原本是裂肉齿,进化成能咬碎东西的牙齿。

习性

白天蜷伏窝内,夜间出来觅食。喜在溪边、河谷的近水处捕食鱼、虾和昆虫。亦喜上树,以树洞为窝。


食物:

浣熊是杂食性动物,也是一类偏离于肉食性的动物。这些喜欢夜间活动的熊捕食鸟、老鼠、昆虫、小鱼、蜗牛、小龙虾和青蛙。它们的食物也包括蛋类、坚果、谷物和水果。吃鱼、蛙和小型陆生动物,也吃野果、坚果、种子、橡树籽等。


浣熊为什么洗食物:

浣熊的前后肢都长有五个指、趾头,因此,能捕捉到水中的虾和螃蟹。奇怪的是当捕捉到这些小动物时,它要先洗去这些动物身上的泥土再吃。而且它在吃其它食物之前也总是要把食物放在水中洗一洗再吃。

有认为,这是出于浣熊本能的一种习性,如同狗有往土里埋食物的习性、伯劳有往树枝棘刺上串挂小动物的习性一样,这些习性是祖祖辈辈遗传下来的。在动物的习性中,食性变化是最快的。也有的人认为,这是浣熊的生活十分喜欢清洁才这样做的。


浣熊-生长繁殖

公浣熊会同时与几头母熊交配,但母熊一般只接受一位求偶者。平时温驯安详的公熊在交配季节常常会互相叫嚷和厮打。春天,母熊通常会在大约九个星期后产下三到五只幼熊,并且独自照看它们。它们会全家在一起生活将近一年,然后幼年浣熊便会离开母亲。

浣熊的交配季节为1或2月,在4或5月产下幼子(受天气影响),一胎4至5个。其一般住在树洞、地洞或山洞中。幼仔夏末就能断奶,然后开始独立生活。浣熊并不冬眠,但严寒的冬季会匿藏起来。浣熊一般只能生活几年,野生的已知最长寿命为12年。

个人工具

鲁ICP备14027462号-6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