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漯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修订版本间差异)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07:28 2008年12月29日的修订版本 (编辑)
Apple2 (Talk | 贡献)

←上一个
当前修订版本 (07:31 2008年12月29日) (编辑) (undo)
Apple2 (Talk | 贡献)

 
第1行: 第1行:
- 
== '''泥螺(Bullacta exerata Philippi),''' == == '''泥螺(Bullacta exerata Philippi),''' ==
第79行: 第78行:
'''(六)泥螺的收获。'''泥螺在密度适当,饵料生物丰富的情况下,经过l.5~3个月的养殖,达到300~400粒/公斤的规格即可起捕。泥螺一般在春秋季收捕,即俗称的麦黄泥螺(桃花泥螺)和桂花泥螺,但品质以麦黄泥螺为好。起捕方法采用手捉或专用泥螺网迁捕二种,质量以手捉为佳。 '''(六)泥螺的收获。'''泥螺在密度适当,饵料生物丰富的情况下,经过l.5~3个月的养殖,达到300~400粒/公斤的规格即可起捕。泥螺一般在春秋季收捕,即俗称的麦黄泥螺(桃花泥螺)和桂花泥螺,但品质以麦黄泥螺为好。起捕方法采用手捉或专用泥螺网迁捕二种,质量以手捉为佳。
-http://www.21food.cn/userImages/lbs2053207/lbs2053207$9218731.jpg+ 
http://www.lnwsnc.com/admin/edit/UploadFile/200711910211244.jpg http://www.lnwsnc.com/admin/edit/UploadFile/200711910211244.jpg
[[category:n]][[category:海产品]][[category:贝类]] [[category:n]][[category:海产品]][[category:贝类]]

当前修订版本

目录

[编辑] 泥螺(Bullacta exerata Philippi),

别名:吐铁,又名麦螺、梅螺、黄泥螺,

纲:腹足纲

亚纲:后鳃亚纲

目:头盾目

科:阿地螺科,

原产:为西太平洋沿岸半咸水产品的种类,

国内分布:我国南北沿海广泛分布,尤以浙江宁波、舟山一带品质最好,是沿海重要的经济贝类,

用途:其肉质鲜美,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深受人们的喜爱。

鉴于海洋生态环境的破坏,泥螺生存环境日益恶化,生长的滩涂面积逐渐减少,自然资源严重衰退。随着泥螺市场售价的不断上升,各沿海地区已开展了大面积人工养殖,目前已成为滩涂贝类养殖的重要品种。


[编辑] 泥漯 - 一、泥漯的生物学

(一)形态特征

泥螺身体呈长方形,拖鞋状,前端膨大部分称为头盘,后端呈叶片状称为外套膜。泥螺的头盘很大而且非常肥厚,呈履状,无触角,眼退化,埋藏于头盘的皮肤之中。侧足发达,包被外壳之大部,其后变成肥厚,游离的叶片,泥螺的贝壳在头盘后方,约占身体的1/2,贝壳只能遮盖内脏块。泥螺的贝壳卵圆形,非常膨大,壳质脆薄,呈黄色或白色,其壳不能包被全部身体。无螺塔和脐,自身旋转,壳口广阔,螺轴平滑,无厣。泥螺成体在贝壳的外表可以看到许多细纹,壳口内缘光滑。

(二)生态习性

泥螺栖息于沿岸潮间带海涂上,以泥沙质或软泥质滩涂上为多,也能在沙质底中正常生活。在没有风浪和急流的内湾滩涂上最为密集。在浙江沿海各地其垂直分布于中潮带至低潮带,以中潮带中下区至低潮带上区为最多,随着季节变化有上下迁移现象。泥螺匍匐在海涂上,退潮后在滩涂表面匍匐爬行。雨天或天气较冷季节,以头盘挖掘泥沙而潜于泥沙表层内,不易发现,太阳出来后爬出泥层在滩涂上觅食。夏季分布潮区较高,冬季分布潮区较低。

泥螺成体的生存温度为-1.5~33℃。适温范围为0~30℃,10~25℃为最适温度。比重适宜范围1.005~1.020,PH范围为3.74~9.0。以PH6.11~8.01为最适。泥螺对干露的耐受能力较强,在春季干露四天后仍有60%的成活率,夏季相对较弱。

泥螺为舔食性腹足类,摄食时翻出齿舌在泥涂表面舔取食物,其食性为杂食性。饵料主要种类为底栖硅藻,此外还有大量的有机碎屑,泥沙和小型甲壳类,无脊椎动物的卵等,但对食物没有严格的选择性。

泥螺为终生生长型贝类,也是一年生贝类,浮游幼虫生长缓慢,匍匐生活以后生长加快,到长成成螺后生长又变得缓慢,个体壳高长到15毫米左右,性腺开始成熟,性成熟后交尾产卵,产卵结束后绝大多数个体死亡。

(三)繁殖习性

泥螺为雌雄同体,异体受精种类。泥螺雌雄性腺着生在一起称"两性腺",位于螺体左边,夹在肝细胞中,成熟时为淡绿到淡黄色。精巢一般位于中间,卵巢包围在四周,精巢中间为两性管。但也有雌雄生殖细胞共处一个滤泡腔中的,或雌雄生殖滤泡混杂分布的。泥螺性成熟年龄为一龄,即前一年繁殖出的幼螺到翌年六月性腺达到成熟具有繁殖能力。泥螺的繁殖季节为3月底至11月底。5~6月和9~10月为两个明显的繁殖高峰期。性成熟的泥螺在泥滩上交配,交配时间约需15分钟,从交配到产卵所需的时间约为4天时间。产卵时,泥螺的头盘和两孔露出泥面,后半部则埋在泥中,先从两性生殖孔中产生一个很薄胶质袋,然后向袋中排放卵子和胶质填充物,均匀地散布在袋的内壁。当排卵完毕后即产生卵袋的胶质柄,并且一边产一边埋入泥沙中,把卵群固着在泥沙中,整个产卵过程约需一小时。产卵一般在下午或上半夜进行,一次能产1-2个卵袋。卵群中的卵子为受精卵,产出体外在卵袋中胚胎发育,受精卵经四天的发育孵化出膜,在水中自由游动,幼虫经2~8天时间的浮游变态后匍匐在海涂上完成发育过程,经过一个月的饲养变成幼螺。

[编辑] 泥漯 - 二、泥螺的苗种生产

现在进行泥螺养殖的苗种主要来源于海区采捕自然苗种,土塘培育等,全人工育苗也正在研究之中。

(一)采捕海区的自然苗种

根据泥螺的繁殖习性,3~11月是泥螺的繁殖期,在滩涂上均可见到泥螺卵群,因此在此期间都可在自然海区采捕到泥螺幼苗,但温度的剧烈变化对泥螺卵群内的胚胎发育有较大影响,因而养殖所需苗种以春季苗种为好。采苗办法,用常用的刮苗器在泥螺幼苗密集的地方刮苗,刮苗后对采到的泥螺进行个体大小分筛,对达到商品规格的上市出售,不到上市规格的分批养殖,大的养殖1~2个月就可出售,小的需养殖3至4个月,一般苗种以每公斤数千粒至数万粒不等,冬春节养殖的苗种规格以每公斤20000至30000粒为好。这种自然采捕获得苗种受天然资源影响较大,丰年产量较高,欠收年采捕到的数量较小。

(二)土塘培育苗种

土塘培育苗种也叫半人工育苗,是目前泥螺繁殖的发展方向,它具有出苗高,管理方便,保护资源,获得苗种容易等优点。具体做法是:8月份,在风平浪静,底栖硅藻类丰富的高潮区滩涂围筑育苗池,面积每口2~3亩,池深0.5~0.8米,蓄水能力在0.5米左右,低质为泥质或泥沙质。塘坝筑成后,进行药物消毒或在阳光下暴晒7~10天,杀死敌害生物。然后平整涂面,蓄水20~30厘米,施适量有机肥,用量每亩100~150公斤,培养底栖硅藻类。半个月后,放养海区收集来的新鲜卵群每亩50~60公斤,或放养每亩5~10公斤的成螺,使之自然交尾产卵,产卵后进行12至24小时的干露刺激,后关水培育、停苗。同时及时施放适量有机肥料,繁殖培育单细胞藻类,供幼虫摄食。等幼虫虫膜进入匍匐状态后,进行正常的干露锻炼,变成幼螺后及时疏散,密度为2~5个/平方厘米,并加强防敌害,防冻等管理措施,待翌年2~3月份,就可获得优质苗种,用于成螺养殖。

(三)室内人工育苗

育苗设备与一般贝类的室内人工育苗相同,每升水体放养卵群10至15个,静水中孵化,泥螺幼虫出膜后投喂小硅藻、小球藻、金藻等,使水体中藻类的密度保持每毫升1~1.5万个细胞。每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水量为水体的1/3至1/2。幼体进入匍匐状态后,保持密度每平方厘米10~20个,投喂扁藻、底栖硅藻,并且每天换水二次,每次换水量为1/2至1/3。后期每天干露1~2小时,及时补充底栖硅藻,底质不好时要及时更换底泥,使泥层厚度保持1~2厘米,并适当施肥,当幼螺培育到壳长0.5毫米以上时即可移至室外进行土池培育,密度每平方厘米2~5个,每天干露二次,适当施放肥料,待长到壳长2~5毫米就可出苗,供滩涂成螺养殖。

[编辑] 泥漯 - 三、泥螺养殖

(一)蓄水养殖。选择风平浪静,潮流畅通,涂质细软,底栖硅藻丰盛的滩涂筑塘,围塘面积几亩至十几亩不等,但以5~10亩为宜。塘堤的涂泥筑成即可。提高50厘米左右,塘内蓄水20厘米上下,放养前平整涂面,清涂敌害生物。泥螺苗种在2~3月以前放养为宜,放养密度以每平方米50~100粒,规格每公斤2~3万粒,干涂播种,待螺体潜入表泥后蓄水养殖。

(二)平涂养殖。选择潮流畅通,涂质细软,表层有较厚"油泥"的中潮区滩涂,平涂围栏,面积10~20亩,清除涂内杂质,平涂以不积水为原则,用毛竹或松树打桩,聚乙烯网片或尼龙沙细网围栏,网插入泥下20厘米,面上网高1米。苗种放养及管理同蓄水养殖。

(三)泥螺移养。在自然海区中生长的泥螺,由于其生长底质不同,其品质优劣不等。在含沙量大的底质中生长的泥螺往往会在肠胃中含有大量的泥沙,俗称"泥筋"严重影响了泥螺的质量。通过泥螺移养,能改善泥螺的质量。具体方法是:选择以泥质为主,涂质细软,"油泥"丰富的中潮区滩涂,清除杂质,杀死敌害生物,平整好滩涂,将含有"泥筋"的质量差的泥螺移过来放养,养殖密度每平方米30~50粒,在退潮后均匀插撒,放养的规格为壳高1.5厘米的成螺,经过10~30天的养殖后就可起捕上市。这种养殖方法3月份开始,一年可养5~6茬。

[编辑] 泥漯 - 四、泥螺养殖的日常管理

(一)管好水。小潮不能进水时要适当多蓄水,以防干露时间过长,大潮汛时应给予适当的露空时间,以促进其生长。

(二)防敌害。泥螺病害较少,但海鸟、沙蟹、青蟹等蟹类对泥螺的危害相当严重,沙蚕等动物也会与泥螺争食,影响泥螺的生长。因而在养殖期间要及时清除敌害,每隔15至20天喷施药物一次,除掉养殖涂面的沙蟹、青蟹、沙蚕等敌害生物,并适当蓄水,以防海鸟吞食。

(三)防逃。养在滩涂上的泥螺,遇雨天、较冷季节或猛太阳直射、刮大风等天气,多以其头盘挖泥沙而潜于泥沙表层内,不易发现,等风和日丽时爬出泥层在滩涂上觅食,但当养殖地泥质、水质等环境不适时,或生物饵料不足,泥螺就要集体迁移,为防止泥螺外逃,可采用下涂围1米高的聚乙稀网片或改良环境,增殖泥螺饵料等措施以防泥螺外逃。

(四)施肥。施适量肥料可增加泥螺的饵料即养殖滩涂的"油泥"。在生长旺季,一般每半个月施肥一次,厩肥(发酵后的鸡粪等)每亩20~30公斤,无机肥用量,每次施氮肥2公斤加磷肥0.5公斤混合使用。繁殖滩涂的底栖硅藻,同时有机肥料也可直接作为泥螺的饵料予以补充。

(五)巡视检查观察。泥螺养殖后,每天要巡涂观察泥螺的生长活动情况,以便及时施肥和除害,看到泥螺有迁移苗头时,可采取必要的防逃措施或移涂养殖。做好日常的防逃等工作。

(六)泥螺的收获。泥螺在密度适当,饵料生物丰富的情况下,经过l.5~3个月的养殖,达到300~400粒/公斤的规格即可起捕。泥螺一般在春秋季收捕,即俗称的麦黄泥螺(桃花泥螺)和桂花泥螺,但品质以麦黄泥螺为好。起捕方法采用手捉或专用泥螺网迁捕二种,质量以手捉为佳。


200711910211244.jpg

个人工具

鲁ICP备14027462号-6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