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栲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修订版本间差异)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08:55 2008年11月9日的修订版本 (编辑)
卡哇依1314 (Talk | 贡献)

←上一个
当前修订版本 (08:55 2008年11月9日) (编辑) (undo)
卡哇依1314 (Talk | 贡献)

 

当前修订版本

刺栲

  所属卷:Castanopsis Spach

  所属科:Fagaceae

  中文名:刺栲 

  其它中文名:栲树、红栲、红锥栗、刺锥栗。

  文献来源:Castanopsis hystrix A. DC. (1863); Hook. f. (1888); King(1889); Skan (1899);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6). Edinb. Staff(1925); Hick. et A. Camus(1929); Hand.-Mazz.(1929); A. Camus (1929); Rehd. (1929); 陈嵘(1937)*; 图鉴(1972)*; 徐、任(1975)*.

  描述字段:乔木,高30米,胸径达80厘米,树皮暗褐色。幼枝被暗黄色短绒毛和黄色鳞秕,二年生枝几无毛,有稀疏皮孔。叶宽披针形或窄卵形,长6-12(-15)厘米,宽2-3厘米,顶端渐尖,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全缘或顶端有细钝齿,背面密被红褐色鳞秕和短柔毛。老时变为浅黄色,侧脉6—12对;叶柄长5—8毫米,幼时被毛。雄花序穗状,轴有暗黄色短柔毛;每1总苞内有雌花1朵。果序长4—12厘米。总苞近球形,被疏毛,连刺直径2.5—4厘米;苞片针刺形,密生,通常基部合生成刺轴,苞刺长6-13毫米。总苞内有1个坚果,宽卵形,径约1厘米,无毛。花期3—5月,果熟期翌年9—11月。

  分布及生境:产滇西龙陵、腾冲,滇南西双版纳,滇东南富宁等地,常生于海拔500—1600米(有时达2000米)湿润山谷疏林或密林中。贵州、广西、广东、湖南、福建、台湾等省区均有分布。印度、老挝、越南亦有。

  植物的用途及功能:木材红褐色,质坚实,耐湿,不受白蚁蛀蚀,适作交通、坑木、建筑等用材;干种仁含淀粉74.31%,单糖12.28%,单宁0.14%,蛋白质2.91%,脂肪0.36%,纤维素2.01%,可供食用或酿酒;树皮含单宁11.58%,纯度51.7%,总苞含单宁19.82%,纯度67.67% 。

个人工具

鲁ICP备14027462号-6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