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罗维牛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修订版本间差异)
08:48 2007年12月24日的修订版本 (编辑) Vinas (Talk | 贡献) ←上一个 |
当前修订版本 (03:09 2010年4月22日) (编辑) (undo) Foodbk (Talk | 贡献) |
||
(One intermediate revision not shown.) | |||
第8行: | 第8行: | ||
牛属包括4个种: | 牛属包括4个种: | ||
- | ①普通牛。分布较广,头数最多,如各种奶牛、肉用牛、兼用牛、中国以役用为主的黄牛以及日本的和牛等,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最为密切。 | + | ①普通牛。分布较广,头数最多,如各种[[奶牛]]、[[肉用牛]]、兼用牛、中国以役用为主的黄牛以及日本的和牛等,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最为密切。 |
②瘤牛,亦称驼峰牛。耐热、抗蜱,是印度和非洲等热带地区特有的牛种。 | ②瘤牛,亦称驼峰牛。耐热、抗蜱,是印度和非洲等热带地区特有的牛种。 | ||
第19行: | 第19行: | ||
现代牛的生产类型可分以下4种: | 现代牛的生产类型可分以下4种: | ||
- | ①乳用品种 主要包括黑白花牛、爱尔夏牛、娟珊牛、更赛牛等。 | + | ①乳用品种 主要包括黑白花牛、[[爱尔夏牛]]、娟珊牛、更赛牛等。 |
- | ②肉用品种 主要包括海福特牛、短角牛、阿伯丁安格斯牛、夏洛来牛、利穆赞牛、契安尼娜牛、林肯红牛、无角红牛、格罗维牛、德房牛、墨利灰牛,以及近代用瘤牛与普通牛杂交育成的一些品种,如婆罗门牛、婆罗福持牛、婆罗格斯牛、圣赫特鲁迪斯牛、肉牛王、帮斯玛拉牛和比法罗牛等。 | + | ②肉用品种 主要包括[[海福特牛]]、[[短角牛]]、阿伯丁安格斯牛、[[夏洛来牛]]、[[利穆赞牛]]、[[契安尼娜牛]]、[[林肯红牛]]、无角红牛、格罗维牛、德房牛、墨利灰牛,以及近代用瘤牛与普通牛杂交育成的一些品种,如婆罗门牛、婆罗福持牛、婆罗格斯牛、圣赫特鲁迪斯牛、肉牛王、帮斯玛拉牛和比法罗牛等。 |
③兼用品种 主要包括兼用型短角牛、西门塔尔午、瑞士褐牛、丹麦红牛、安格勒牛、辛地红牛、沙希华牛和中国的三河牛,以及用兼用型短角牛和瑞士褐牛分别改良蒙古牛和新疆伊犁牛而育成的草原红牛和新疆褐牛等。 | ③兼用品种 主要包括兼用型短角牛、西门塔尔午、瑞士褐牛、丹麦红牛、安格勒牛、辛地红牛、沙希华牛和中国的三河牛,以及用兼用型短角牛和瑞士褐牛分别改良蒙古牛和新疆伊犁牛而育成的草原红牛和新疆褐牛等。 | ||
- | ④役用品种 主要有中国的黄牛和水牛等。有的黄牛也可横肉兼用,如中国的泰川牛、南阳午和鲁西牛等。 | + | ④役用品种 主要有中国的[[黄牛]]和[[水牛]]等。有的黄牛也可横肉兼用,如中国的[[泰川牛]]、南阳午和[[鲁西牛]]等。 |
当前修订版本
格罗维牛
肉用品种牛的一种
牛属包括4个种:
①普通牛。分布较广,头数最多,如各种奶牛、肉用牛、兼用牛、中国以役用为主的黄牛以及日本的和牛等,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最为密切。
②瘤牛,亦称驼峰牛。耐热、抗蜱,是印度和非洲等热带地区特有的牛种。
③牦牛。毛长过膝,耐寒耐苦,适应高山地区空气稀薄的生态条件,是中国青藏高原的独特畜种,所产扔、肉、废、毛,是当地牧民的重要生活资源。
④野牛,如美洲野牛、欧洲野牛等。可与牛属中的普通牛种杂交,产生杂交优势和为培育新品种提供有用基因。
现代牛的生产类型可分以下4种:
①乳用品种 主要包括黑白花牛、爱尔夏牛、娟珊牛、更赛牛等。
②肉用品种 主要包括海福特牛、短角牛、阿伯丁安格斯牛、夏洛来牛、利穆赞牛、契安尼娜牛、林肯红牛、无角红牛、格罗维牛、德房牛、墨利灰牛,以及近代用瘤牛与普通牛杂交育成的一些品种,如婆罗门牛、婆罗福持牛、婆罗格斯牛、圣赫特鲁迪斯牛、肉牛王、帮斯玛拉牛和比法罗牛等。
③兼用品种 主要包括兼用型短角牛、西门塔尔午、瑞士褐牛、丹麦红牛、安格勒牛、辛地红牛、沙希华牛和中国的三河牛,以及用兼用型短角牛和瑞士褐牛分别改良蒙古牛和新疆伊犁牛而育成的草原红牛和新疆褐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