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酸细菌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修订版本间差异)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08:35 2007年4月19日的修订版本 (编辑)
月夜 (Talk | 贡献)

←上一个
当前修订版本 (06:08 2014年2月12日) (编辑) (undo)
Foodbk (Talk | 贡献)

 
第3行: 第3行:
-使糖类发酵形成大量丁酸的细菌。代表种是丁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icum)。丁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icum)是1933年由日本的宫入近治博士首先发现并报告的。其活菌制剂作为整肠剂在日本使用已有50年。丁酸梭菌是革兰阳性厌氧芽孢菌,在人体肠道内是非常住菌,其芽孢对外界不利因素的抵抗力较强,由丁酸梭菌芽孢制成的微生态制剂耐贮存。日本对丁酸梭菌的生物学特性、生理功能做过大量的研究。将其作为微生态调节剂使用已有50年。泰平片是含有丁酸梭菌活菌的微生态制剂,给小鼠灌服后,肠道内双歧杆菌和乳杆菌的数量明显增加。同样在人体试食试验中,每日服用3片泰平片后,肠道菌群发生了有益的变化:粪便中的有益菌双歧杆菌和乳杆菌的数量明显增加,肠球菌、肠杆菌以及有害菌产气荚膜梭菌的数量无明显变化。+使糖类发酵形成大量丁酸的[[细菌]]。代表种是丁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icum)。丁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icum)是1933年由日本的宫入近治博士首先发现并报告的。其活菌制剂作为整肠剂在日本使用已有50年。丁酸梭菌是革兰阳性厌氧芽孢菌,在人体肠道内是非常住菌,其芽孢对外界不利因素的抵抗力较强,由丁酸梭菌芽孢制成的微生态制剂耐贮存。日本对丁酸梭菌的生物学特性、生理功能做过大量的研究。将其作为微生态调节剂使用已有50年。泰平片是含有丁酸梭菌活菌的微生态制剂,给小鼠灌服后,肠道内双歧杆菌和乳杆菌的数量明显增加。同样在人体试食试验中,每日服用3片泰平片后,肠道菌群发生了有益的变化:粪便中的有益菌双歧杆菌和乳杆菌的数量明显增加,肠球菌、肠杆菌以及有害菌产气荚膜梭菌的数量无明显变化。

当前修订版本

丁酸细菌 butyric-acid bacteria


使糖类发酵形成大量丁酸的细菌。代表种是丁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icum)。丁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icum)是1933年由日本的宫入近治博士首先发现并报告的。其活菌制剂作为整肠剂在日本使用已有50年。丁酸梭菌是革兰阳性厌氧芽孢菌,在人体肠道内是非常住菌,其芽孢对外界不利因素的抵抗力较强,由丁酸梭菌芽孢制成的微生态制剂耐贮存。日本对丁酸梭菌的生物学特性、生理功能做过大量的研究。将其作为微生态调节剂使用已有50年。泰平片是含有丁酸梭菌活菌的微生态制剂,给小鼠灌服后,肠道内双歧杆菌和乳杆菌的数量明显增加。同样在人体试食试验中,每日服用3片泰平片后,肠道菌群发生了有益的变化:粪便中的有益菌双歧杆菌和乳杆菌的数量明显增加,肠球菌、肠杆菌以及有害菌产气荚膜梭菌的数量无明显变化。

个人工具

鲁ICP备14027462号-6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