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大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07:14 2007年4月18日的修订版本 (编辑) 月夜 (Talk | 贡献) ←上一个 |
当前修订版本 (07:25 2013年3月18日) (编辑) (undo) Foodbk (Talk | 贡献) |
||
第10行: | 第10行: | ||
保护级别 3 | 保护级别 3 | ||
- | 分布 浙江(西天目山、天台山)、安徽(黄山)、福建(建宁、泰宁)、江西(上饶) | + | [[分布]] 浙江(西天目山、天台山)、安徽(黄山)、福建(建宁、泰宁)、江西(上饶) |
现状 稀有种。金刚大生于我国东部中亚热带中、高海拔的落叶阔叶林或混交林下,呈星散分布,植株稀少,且易落子,天然下种较弱,加之盲目挖掘作药,若不采取保护措施,将会陷入濒危状态。 | 现状 稀有种。金刚大生于我国东部中亚热带中、高海拔的落叶阔叶林或混交林下,呈星散分布,植株稀少,且易落子,天然下种较弱,加之盲目挖掘作药,若不采取保护措施,将会陷入濒危状态。 |
当前修订版本
拉丁名 Croomia japonica Miq.
中文名 金刚大
拉丁科名 Stemonaceae
中文科名 百部科
保护级别 3
分布 浙江(西天目山、天台山)、安徽(黄山)、福建(建宁、泰宁)、江西(上饶)
现状 稀有种。金刚大生于我国东部中亚热带中、高海拔的落叶阔叶林或混交林下,呈星散分布,植株稀少,且易落子,天然下种较弱,加之盲目挖掘作药,若不采取保护措施,将会陷入濒危状态。
海拔下限(米) 800
海拔上限(米) 2000
形态特征 多年生宿根草本,根状茎横走,节间短而密;茎直立或向上斜升,高(14-)20-40厘米,不分枝,基部有3一5枚鞘状鳞片。叶3一5,互生于茎上部,卵形或卵状长圆形,长5一12厘米,宽3.5一8厘米,先端近急尖,基部浅心形,略向叶柄下延,具7一9条弧形脉,网状脉近于平行;叶柄长8一12毫米。总花梗腋生于茎上部,下垂呈丝状,长1.5-2厘米,基部具关节,苞片小,丝状;花淡绿色,直径7一10毫米;花被片4,排成十字形,稍向外反卷,卵形至卵状长圆形,长约3毫米,宽2.5一3毫米,表面有头状突起;雄蕊4,橙黄色,生于花被片的基部;子房上位,卵圆形而扁,由2个心皮合生成一室。种子宽倒卵形,长约4毫米,表面具纵皱纹,一端丛生流苏状肉质的附属物。
特性 金刚大多分布于中山上部,气候特点是终年温凉,年平均温8一12℃,最冷月平均温低于一3℃,最热月平均温约22℃,年降水量1650毫米或更大,雨日多,云雾期长,相对湿度在85%以上。土壤为黄壤或黄棕壤,土层厚约30--70厘米,质地疏松,湿度大,腐殖质层厚15--30厘米,pH值4.7—5.1。有机质含量2.5—1.7%。金刚大性耐阴,常生于光照8000勒克斯以下的林地,不耐高温干旱。在浙江西天目山阔叶林或混交林下的伴生植物主要有木莓Rubus swinhoei Hance、荚蒾Viburnum dilatatum Thunb.、华赤竹Sasa sinica Keng、藜芦Veratrum nigrum L,粗壮小鸢尾Iris pseudorossii var.valida Chien与绵穗苏Comanthosphace ningpoensis (Hemsl.)Hand.-Mazz.等种类。金刚大在杭州栽培条件下,于3月中下旬萌生,不久出现花蕾,4月上旬进入开花期,一直延至下旬。而西天目山在6月间仍在开花,因此产地比平原栽培萌发较晚,花期迟一月左右。果实7--8月开始成熟,由于花梗基部具关节,容易落果。
保护价值 金刚大是东亚的特有种,其同属另一个近似种分布于北美东南部,它的发现对阐明东亚与北美东部地区在古陆上的联系也增加了一个例证。
保护措施 西天目山及黄山已建立自然保护区,目前正加强对珍稀植物和古树的管护。建议其余各分布区也应采取相应措施,禁止砍伐森林和挖掘其根状茎。杭州植物园已引种栽培。
栽培要点 由于采种困难,最好在产地移苗就地定植于庇荫处。定植植株每年从地下根茎萌生小苗,可以采分株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