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枝五针松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09:01 2007年4月17日的修订版本 (编辑) 月夜 (Talk | 贡献) ←上一个 |
当前修订版本 (07:25 2013年4月19日) (编辑) (undo) Foodbk (Talk | 贡献) |
||
第10行: | 第10行: | ||
保护级别 2 | 保护级别 2 | ||
- | 分布 云南(西畴、麻栗坡) | + | [[分布]] 云南(西畴、麻栗坡) |
现状 濒危种。毛枝五针松不仅分布区极狭窄,而且数量极少,仅零星分布于云南东南部石灰岩山区。由于森林破坏严重,分布区内许多山岭已经光秃,仅在悬崖峭壁上偶有残存。 | 现状 濒危种。毛枝五针松不仅分布区极狭窄,而且数量极少,仅零星分布于云南东南部石灰岩山区。由于森林破坏严重,分布区内许多山岭已经光秃,仅在悬崖峭壁上偶有残存。 |
当前修订版本
拉丁名 Piuns wangii Hu et Cheng
中文名 毛枝五针松
拉丁科名 Pinaceae
中文科名 松科
保护级别 2
分布 云南(西畴、麻栗坡)
现状 濒危种。毛枝五针松不仅分布区极狭窄,而且数量极少,仅零星分布于云南东南部石灰岩山区。由于森林破坏严重,分布区内许多山岭已经光秃,仅在悬崖峭壁上偶有残存。
海拔下限(米) 800
海拔上限(米) 1800
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高达20米,胸径达60一100厘米;树皮呈不规则块状开裂;1年生枝暗红褐色,密被褐色柔毛;冬芽无树脂。针叶5针一束,长2.5一6厘米,宽1一1.5毫米,先端急尖,边缘有细齿,腹面两侧各有5一7条气孔带,横切面三角形,有3个中生树脂道;叶鞘早落;鳞叶不延下生长,脱落。雄球花单生苞腋,簇生于幼枝基部,呈穗状,有多数螺旋状排列的雄蕊;雌球花近顶生,具多数螺旋状排列,具2胚环的珠鳞,背面托以小苞鳞。球果翌年成熟,淡黄褐色或褐色,下垂,长圆状圆柱形或卵状圆柱形,长4.5一9厘米,直径2一4.5厘米;果梗长1.5一2厘米;种鳞近倒卵形,长2一3厘米,宽1.5一2厘米,鳞盾扁菱形,边缘薄,微内曲,下部的鳞盾边缘微向外曲,鳞脐顶生,微凹;种子卵圆形,长8一10毫米,直径约6毫米,种翅膜质,长1.6厘米,宽7毫米。
特性 分布区为南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温13--17℃,1月平均气温8--12℃。年降水量1000--1500毫米,干、湿季节明显,干季多浓雾,相对湿度80--85%。土壤为石灰岩风化的赤红壤或红色石灰土,pH值4.5--5.5。常生于石灰岩山地常绿阔叶林中或石山岩坡和悬崖峭壁。3月开始抽稍发叶,4月开花,翌年10月球果成熟。
保护价值 毛枝五针松现存植株极少,材质优良,可作滇东南石灰岩山地的造林树种。其枝细,松针短,是极好的盆景植物。
保护措施 西畴小桥沟已建立自然保护区,应大力繁殖种苗,扩大栽培。同时对麻栗坡和西畴的毛枝五针松古树应加强保护。
栽培要点 用种子繁殖。秋季采收球果,晒干开裂,筛出种子,储存至第二年早春播种,饱满的种子约在30--40天发芽出苗,要搭棚遮荫,注意苗期抚育管理,防止立枯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