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果鹅膏菌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修订版本间差异)
06:49 2007年3月29日的修订版本 (编辑) 月夜 (Talk | 贡献) ←上一个 |
当前修订版本 (07:40 2012年8月15日) (编辑) (undo) Foodbk (Talk | 贡献) |
||
第7行: | 第7行: | ||
形态特征:子实体大,灰白色,有带灰色的絮状大鳞片。菌盖初期近球形或半球形,开伞后平展,直径9-16cm,边缘具条棱。菌肉白色,离生,较密,宽,不等长。菌柄圆柱形,长12-20cm,粗2.5-3cm,基部膨大并成假根状,内部实心或松软。表面有絮状或绒毛状鳞片,老后渐脱落。菌环生菌柄的上部或靠顶部,易脱落。菌托由絮状鳞片组成,易脱落。孢子印白色。孢子无色,椭圆形,内含一油滴,7.6-12.5μm×7.5-8.8μm,糊性反应。 | 形态特征:子实体大,灰白色,有带灰色的絮状大鳞片。菌盖初期近球形或半球形,开伞后平展,直径9-16cm,边缘具条棱。菌肉白色,离生,较密,宽,不等长。菌柄圆柱形,长12-20cm,粗2.5-3cm,基部膨大并成假根状,内部实心或松软。表面有絮状或绒毛状鳞片,老后渐脱落。菌环生菌柄的上部或靠顶部,易脱落。菌托由絮状鳞片组成,易脱落。孢子印白色。孢子无色,椭圆形,内含一油滴,7.6-12.5μm×7.5-8.8μm,糊性反应。 | ||
生态习性:春至秋季在马尾松或阔叶林地上单生或群生。 | 生态习性:春至秋季在马尾松或阔叶林地上单生或群生。 | ||
- | 分布地区:江苏、安徽、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四川、云南、西藏等。 | + | [[分布]]地区:江苏、安徽、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四川、云南、西藏等。 |
经济用途:此菌具有浓的硫磺气味,广西地区有人采食,但在福建等地有中毒发生。含有腊子树酸、麦西母、麦斯卡松等毒素。另外可使苍蝇中毒致死。此菌与马尾松、栎等树木形成外生菌根。 | 经济用途:此菌具有浓的硫磺气味,广西地区有人采食,但在福建等地有中毒发生。含有腊子树酸、麦西母、麦斯卡松等毒素。另外可使苍蝇中毒致死。此菌与马尾松、栎等树木形成外生菌根。 |
当前修订版本
中文学名:松果鹅膏菌 拉丁学名:Amanita stribiliformis (Vitt.) Quél. 中文别名:松树菌(广西)、癞肚子菌(四川)、牛粪菌(云南)、松果伞 同物异名: 分类地位:伞菌目、鹅膏菌科、鹅膏菌属 形态特征:子实体大,灰白色,有带灰色的絮状大鳞片。菌盖初期近球形或半球形,开伞后平展,直径9-16cm,边缘具条棱。菌肉白色,离生,较密,宽,不等长。菌柄圆柱形,长12-20cm,粗2.5-3cm,基部膨大并成假根状,内部实心或松软。表面有絮状或绒毛状鳞片,老后渐脱落。菌环生菌柄的上部或靠顶部,易脱落。菌托由絮状鳞片组成,易脱落。孢子印白色。孢子无色,椭圆形,内含一油滴,7.6-12.5μm×7.5-8.8μm,糊性反应。 生态习性:春至秋季在马尾松或阔叶林地上单生或群生。 分布地区:江苏、安徽、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四川、云南、西藏等。 经济用途:此菌具有浓的硫磺气味,广西地区有人采食,但在福建等地有中毒发生。含有腊子树酸、麦西母、麦斯卡松等毒素。另外可使苍蝇中毒致死。此菌与马尾松、栎等树木形成外生菌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