桦条孢牛肝菌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修订版本间差异)
06:11 2007年3月26日的修订版本 (编辑) 月夜 (Talk | 贡献) ←上一个 |
当前修订版本 (07:22 2013年3月14日) (编辑) (undo) Foodbk (Talk | 贡献) |
||
第9行: | 第9行: | ||
形态特征 子实体小至中等大。菌盖直径3-9cm,扁半球形,胶粘,光滑,中央深棠梨色,周围褐色至淡色。菌肉淡黄色,有时可伤处变淡红色。菌管离生至凹生,黄绿至橄榄色,管口近圆形或多角形,管口较大,直径1-1.5mm。菌柄近圆柱形,细长,下部稍弯曲,向上渐细,淡黄色,有明显而粗的网纹,长10-14cm,可达27cm,粗0.5-1.5cm或2.3cm,内部实心。孢子印暗橄榄褐色。孢子长椭圆形至椭圆形,有小疣,淡橄榄褐色,16-22μm×7.5-102μm。侧囊体棒状或近梭形,30-50μm×6-12μm。 | 形态特征 子实体小至中等大。菌盖直径3-9cm,扁半球形,胶粘,光滑,中央深棠梨色,周围褐色至淡色。菌肉淡黄色,有时可伤处变淡红色。菌管离生至凹生,黄绿至橄榄色,管口近圆形或多角形,管口较大,直径1-1.5mm。菌柄近圆柱形,细长,下部稍弯曲,向上渐细,淡黄色,有明显而粗的网纹,长10-14cm,可达27cm,粗0.5-1.5cm或2.3cm,内部实心。孢子印暗橄榄褐色。孢子长椭圆形至椭圆形,有小疣,淡橄榄褐色,16-22μm×7.5-102μm。侧囊体棒状或近梭形,30-50μm×6-12μm。 | ||
生态习性 夏秋季生混交林中地上。 | 生态习性 夏秋季生混交林中地上。 | ||
- | 分布地区 安徽等。 | + | [[分布]]地区 安徽等。 |
经济用途 | 经济用途 | ||
记载可食用。属树木的外生菌根菌,常与桦等阔叶树木形成菌根。 | 记载可食用。属树木的外生菌根菌,常与桦等阔叶树木形成菌根。 |
当前修订版本
中文学名 桦条孢牛肝菌 拉丁学名 boletellus betula (schw.) gilb. 中文别名 网柄小牛肝 同物异名 图 582 桦条孢牛肝菌 : 1. 子实体, 2. 孢子, 3. 囊体 分类地位 伞菌目、松塔牛菌科、条孢牛肝菌属 形态特征 子实体小至中等大。菌盖直径3-9cm,扁半球形,胶粘,光滑,中央深棠梨色,周围褐色至淡色。菌肉淡黄色,有时可伤处变淡红色。菌管离生至凹生,黄绿至橄榄色,管口近圆形或多角形,管口较大,直径1-1.5mm。菌柄近圆柱形,细长,下部稍弯曲,向上渐细,淡黄色,有明显而粗的网纹,长10-14cm,可达27cm,粗0.5-1.5cm或2.3cm,内部实心。孢子印暗橄榄褐色。孢子长椭圆形至椭圆形,有小疣,淡橄榄褐色,16-22μm×7.5-102μm。侧囊体棒状或近梭形,30-50μm×6-12μm。 生态习性 夏秋季生混交林中地上。 分布地区 安徽等。 经济用途 记载可食用。属树木的外生菌根菌,常与桦等阔叶树木形成菌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