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梨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修订版本间差异)
07:53 2009年7月28日的修订版本 (编辑) 艺艺 (Talk | 贡献) (新页面: 【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高3—5米;小枝幼时有绒毛,后脱落。叶片宽卵形或卵形,少数长椭圆状卵形,长4—8厘米,宽3—6厘米,顶端渐尖,...) ←上一个 |
当前修订版本 (05:29 2014年2月27日) (编辑) (undo) Foodbk (Talk | 贡献) |
||
第1行: | 第1行: | ||
- | 【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高3—5米;小枝幼时有绒毛,后脱落。叶片宽卵形或卵形,少数长椭圆状卵形,长4—8厘米,宽3—6厘米,顶端渐尖,基部宽楔形至近圆形,边缘有细钝锯齿,两面无毛。伞形总状花序有花6—12朵;花序梗、花柄无毛;花柄长1.5一3厘米;花白色,直径2—2.5厘米;萼筒无毛,萼片外面无毛,内有绒毛;花柱2,少数3,无毛。梨果近球形,直径1—1.5厘米,褐色,有斑点,萼片脱落。花期4月,果期8—9月。 | + | 【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高3—5米;小枝幼时有绒毛,后脱落。叶片宽卵形或卵形,少数长椭圆状卵形,长4—8厘米,宽3—6厘米,顶端渐尖,基部宽楔形至近圆形,边缘有细钝锯齿,两面无毛。伞形总状花序有花6—12朵;花序梗、花柄无毛;花柄长1.5一3[[厘米]];花白色,直径2—2.5厘米;萼筒无毛,萼片外面无毛,内有绒毛;花柱2,少数3,无毛。梨果近球形,直径1—1.5厘米,褐色,有斑点,萼片脱落。花期4月,果期8—9月。 |
【分布】分布山东、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省区。 | 【分布】分布山东、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省区。 |
当前修订版本
【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高3—5米;小枝幼时有绒毛,后脱落。叶片宽卵形或卵形,少数长椭圆状卵形,长4—8厘米,宽3—6厘米,顶端渐尖,基部宽楔形至近圆形,边缘有细钝锯齿,两面无毛。伞形总状花序有花6—12朵;花序梗、花柄无毛;花柄长1.5一3厘米;花白色,直径2—2.5厘米;萼筒无毛,萼片外面无毛,内有绒毛;花柱2,少数3,无毛。梨果近球形,直径1—1.5厘米,褐色,有斑点,萼片脱落。花期4月,果期8—9月。
【分布】分布山东、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省区。
【用途】本种抗腐烂病能力较强,对生长条件要求不高,故常用作砧木,与西洋梨亲和力强,与沙梨、白梨系和力较差。 根、叶、果实均可入药,有健胃、消食、止痢、止咳作用;叶和花对闹羊花、藜芦有解毒作用;果实含糖量达15—20%,可酿酒;木材坚硬,供制粗细家具及雕刻图章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