萘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修订版本间差异)
07:29 2007年2月9日的修订版本 (编辑) 月夜 (Talk | 贡献) ←上一个 |
当前修订版本 (07:50 2013年10月25日) (编辑) (undo) Foodbk (Talk | 贡献) |
||
第3行: | 第3行: | ||
[英文]: naphthalene;tar camphor | [英文]: naphthalene;tar camphor | ||
- | [说明]: C10H8 最简单的稠环化合物。1820年首次从煤焦油中蒸出。光亮的片状晶体。具有特殊的气味。密度1.162。熔点80.2℃。沸点217.9℃。折射率1.58212(100℃)。易挥发,并易升华。不溶于水,溶于乙醇和乙醚等。能点燃,光弱烟多。能防蛀。起取代反应比起加成反应容易。在适当的情况下,分子中的氢能被氯、溴、硝基、磺基等取代,也能与氯和氢起加成反应。广泛用作制备染料、树脂、溶剂等的原料,也用作驱虫剂(俗称卫生球或樟脑丸)。可由煤焦油的中油部分和石炭酸部分分出(焦油萘)。也可从裂解焦油碳十馏分或柴油馏分分出(石油萘,petro-naphthalene)。此外,还可从甲基萘经脱甲基制得。 | + | [说明]: C10H8 最简单的稠环[[化合物]]。1820年首次从煤焦油中蒸出。光亮的片状晶体。具有特殊的气味。密度1.162。熔点80.2℃。沸点217.9℃。折射率1.58212(100℃)。易挥发,并易升华。不溶于水,溶于乙醇和乙醚等。能点燃,光弱烟多。能防蛀。起取代反应比起加成反应容易。在适当的情况下,分子中的氢能被氯、溴、硝基、磺基等取代,也能与氯和氢起加成反应。广泛用作制备染料、树脂、溶剂等的原料,也用作驱虫剂(俗称卫生球或樟脑丸)。可由煤焦油的中油部分和石炭酸部分分出(焦油萘)。也可从裂解焦油碳十馏分或柴油馏分分出(石油萘,petro-naphthalene)。此外,还可从甲基萘经脱甲基制得。 |
[[category:n]] | [[category:n]] |
当前修订版本
[中文]: 萘
[英文]: naphthalene;tar camphor
[说明]: C10H8 最简单的稠环化合物。1820年首次从煤焦油中蒸出。光亮的片状晶体。具有特殊的气味。密度1.162。熔点80.2℃。沸点217.9℃。折射率1.58212(100℃)。易挥发,并易升华。不溶于水,溶于乙醇和乙醚等。能点燃,光弱烟多。能防蛀。起取代反应比起加成反应容易。在适当的情况下,分子中的氢能被氯、溴、硝基、磺基等取代,也能与氯和氢起加成反应。广泛用作制备染料、树脂、溶剂等的原料,也用作驱虫剂(俗称卫生球或樟脑丸)。可由煤焦油的中油部分和石炭酸部分分出(焦油萘)。也可从裂解焦油碳十馏分或柴油馏分分出(石油萘,petro-naphthalene)。此外,还可从甲基萘经脱甲基制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