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毛环锈伞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修订版本间差异)
09:11 2007年3月28日的修订版本 (编辑) 月夜 (Talk | 贡献) ←上一个 |
当前修订版本 (09:20 2013年7月23日) (编辑) (undo) Foodbk (Talk | 贡献) |
||
第7行: | 第7行: | ||
形态特征:子实体一般中等大,黄色。菌盖初期扁半球形,后期扁平至平展,中部稍凸,直径6-14cm,湿时粘,干燥时有光泽,金黄色至橘黄或锈黄色,具明显的近角状鳞片且成圈分布,中部鳞多而密,向边缘少,老后部分脱落。盖缘初期内卷附有纤毛状菌幕残片。菌肉浅黄色,菌柄基部菌肉带红褐色。菌褶直生至凹生,密,淡黄或黄褐至褐黄色。菌柄较细长,圆柱形或基部稍粗似根状,下部弯曲,长6-15cm,粗0.7-1.5cm,上部黄色,下部锈褐色,菌环以下具环状排列的反卷鳞片,内实。菌环近丝膜状,易消失,生菌之上部。孢子印锈色。孢子光滑,椭圆形,6.5-8μm×4-5μm。褶侧囊体纺锤形,无色,20-45μm×4.8-8μm。褶缘囊体棒状,无色,20-30μm×5.5-8.5μm。 | 形态特征:子实体一般中等大,黄色。菌盖初期扁半球形,后期扁平至平展,中部稍凸,直径6-14cm,湿时粘,干燥时有光泽,金黄色至橘黄或锈黄色,具明显的近角状鳞片且成圈分布,中部鳞多而密,向边缘少,老后部分脱落。盖缘初期内卷附有纤毛状菌幕残片。菌肉浅黄色,菌柄基部菌肉带红褐色。菌褶直生至凹生,密,淡黄或黄褐至褐黄色。菌柄较细长,圆柱形或基部稍粗似根状,下部弯曲,长6-15cm,粗0.7-1.5cm,上部黄色,下部锈褐色,菌环以下具环状排列的反卷鳞片,内实。菌环近丝膜状,易消失,生菌之上部。孢子印锈色。孢子光滑,椭圆形,6.5-8μm×4-5μm。褶侧囊体纺锤形,无色,20-45μm×4.8-8μm。褶缘囊体棒状,无色,20-30μm×5.5-8.5μm。 | ||
生态习性:多于秋季在林中腐木上成群生长。 | 生态习性:多于秋季在林中腐木上成群生长。 | ||
- | 分布地区:吉林、内蒙古、陕西等。 | + | [[分布]]地区:吉林、内蒙古、陕西等。 |
经济用途:可食用,味道比较好。可引起木材腐朽。 | 经济用途:可食用,味道比较好。可引起木材腐朽。 |
当前修订版本
中文学名:金毛环锈伞 拉丁学名:Pholiota aurivella (Batsch : Fr.) Kummer 中文别名:金毛鳞伞 同物异名: 分类地位:伞菌目、球盖菇科、环锈伞属 形态特征:子实体一般中等大,黄色。菌盖初期扁半球形,后期扁平至平展,中部稍凸,直径6-14cm,湿时粘,干燥时有光泽,金黄色至橘黄或锈黄色,具明显的近角状鳞片且成圈分布,中部鳞多而密,向边缘少,老后部分脱落。盖缘初期内卷附有纤毛状菌幕残片。菌肉浅黄色,菌柄基部菌肉带红褐色。菌褶直生至凹生,密,淡黄或黄褐至褐黄色。菌柄较细长,圆柱形或基部稍粗似根状,下部弯曲,长6-15cm,粗0.7-1.5cm,上部黄色,下部锈褐色,菌环以下具环状排列的反卷鳞片,内实。菌环近丝膜状,易消失,生菌之上部。孢子印锈色。孢子光滑,椭圆形,6.5-8μm×4-5μm。褶侧囊体纺锤形,无色,20-45μm×4.8-8μm。褶缘囊体棒状,无色,20-30μm×5.5-8.5μm。 生态习性:多于秋季在林中腐木上成群生长。 分布地区:吉林、内蒙古、陕西等。 经济用途:可食用,味道比较好。可引起木材腐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