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氧性细菌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修订版本间差异)
03:02 2007年3月31日的修订版本 (编辑) 月夜 (Talk | 贡献) ←上一个 |
当前修订版本 (06:45 2012年7月31日) (编辑) (undo) Foodbk (Talk | 贡献) |
||
(One intermediate revision not shown.) | |||
第2行: | 第2行: | ||
厌氧性细菌(anaerobic bacteria) | 厌氧性细菌(anaerobic bacteria) | ||
- | 厌氧性细菌(anaerobic bacteria)是一大群种类繁多、专性厌氧,必须在无氧环境中才能生长的细菌。厌氧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和人及动物的体内。无芽胞厌氧菌主要存在于人体及动物体内,特别是肠道、口腔、止呼吸道和泌尿道等处,与需氧菌和兼性厌氧菌共同构成机体的正常菌群。在正常菌群中厌氧菌通常占有绝对的优势。正常情况下,菌群保护相对平衡,如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激素、免疫抑制剂等,发生菌群失调,或机体抵抗力减退,则可导致内源性厌氧菌感染。 | + | 厌氧性[[细菌]](anaerobic bacteria)是一大群种类繁多、专性厌氧,必须在无氧环境中才能生长的细菌。厌氧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和人及动物的体内。无芽胞厌氧菌主要存在于人体及动物体内,特别是肠道、口腔、止呼吸道和泌尿道等处,与需氧菌和兼性厌氧菌共同构成机体的正常菌群。在正常菌群中厌氧菌通常占有绝对的优势。正常情况下,菌群保护相对平衡,如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激素、免疫抑制剂等,发生菌群失调,或机体抵抗力减退,则可导致内源性厌氧菌感染。 |
重要的厌氧菌 | 重要的厌氧菌 | ||
第30行: | 第30行: | ||
(四)革兰氏阳性无芽胞杆菌 | (四)革兰氏阳性无芽胞杆菌 | ||
- | 1 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 | + | 1 [[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 |
2 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 | 2 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 |
当前修订版本
厌氧性细菌(anaerobic bacteria)
厌氧性细菌(anaerobic bacteria)是一大群种类繁多、专性厌氧,必须在无氧环境中才能生长的细菌。厌氧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和人及动物的体内。无芽胞厌氧菌主要存在于人体及动物体内,特别是肠道、口腔、止呼吸道和泌尿道等处,与需氧菌和兼性厌氧菌共同构成机体的正常菌群。在正常菌群中厌氧菌通常占有绝对的优势。正常情况下,菌群保护相对平衡,如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激素、免疫抑制剂等,发生菌群失调,或机体抵抗力减退,则可导致内源性厌氧菌感染。
重要的厌氧菌
一、芽胞菌
梭状芽胞菌属(clostridium)
二、无芽胞菌
(一)革兰氏阳性球菌
1 消化球菌属(peptococcus)
2 消化链球菌属(peptostreptococcus)
(二)革兰氏阴性球菌
韦荣氏球菌属(veillonella)
(三)革兰氏阴性无芽胞杆菌
1 类杆菌属(bacteroides)
2 梭形杆菌属(fusobacterium)
(四)革兰氏阳性无芽胞杆菌
1 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
2 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
3 真杆菌属(eubacteriun)
4 丙酸杆菌属(propionibacteri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