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裙竹荪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修订版本间差异)
08:29 2008年9月17日的修订版本 (编辑) Foodbk (Talk | 贡献) ←上一个 |
当前修订版本 (06:17 2011年12月27日) (编辑) (undo) Foodbk (Talk | 贡献) |
||
第5行: | 第5行: | ||
分类地位 鬼笔目、鬼笔科、竹荪属 | 分类地位 鬼笔目、鬼笔科、竹荪属 | ||
- | 形态特征 子实体较大,高12-18cm。菌托粉灰色,直径4-5cm。菌盖钟形,高宽各3.5-5cm,具显著网格,内含有绿褐色臭而粘的孢子液。顶端平,有一穿孔。菌幕白色,从菌盖下垂直3-5(6)cm,网眼圆形,直径1-4mm。 | + | 形态特征 子实体较大,高12-18cm。菌托粉灰色,[[直径]]4-5cm。菌盖钟形,高宽各3.5-5cm,具显著网格,内含有绿褐色臭而粘的孢子液。顶端平,有一穿孔。菌幕白色,从菌盖下垂直3-5(6)cm,网眼圆形,直径1-4mm。 |
生态习性 夏秋季在地上单生或群生。 | 生态习性 夏秋季在地上单生或群生。 |
当前修订版本
中文学名 短裙竹荪
拉丁学名 Dictyophora duplicata (Bosc.) Fischer
分类地位 鬼笔目、鬼笔科、竹荪属
形态特征 子实体较大,高12-18cm。菌托粉灰色,直径4-5cm。菌盖钟形,高宽各3.5-5cm,具显著网格,内含有绿褐色臭而粘的孢子液。顶端平,有一穿孔。菌幕白色,从菌盖下垂直3-5(6)cm,网眼圆形,直径1-4mm。
生态习性 夏秋季在地上单生或群生。
分布地区 河北、辽宁、黑龙江、吉林、江苏、浙江、四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