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下珠属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修订版本间差异)
09:23 2009年5月18日的修订版本 (编辑) Violin (Talk | 贡献) ←上一个 |
当前修订版本 (06:47 2011年6月9日) (编辑) (undo) Foodbk (Talk | 贡献) |
||
第14行: | 第14行: | ||
- | 描 述:Phyllanthus L. 叶下珠属,大戟科 Euphorbiaceae 叶下珠亚科 Phyllanthoideae Ascherson 叶下珠族 Phyllantheae,约600种,分布于热带和温带地区,我国约30余种,大部产长江以南各省,北部极少,其中如余甘子P. emblica L. 南部盛产,其果味甘酸,可生食或渍制,根有收敛止泻作用,叶可治皮炎、湿疹,树皮含单宁达22%,可为鞣料和染渔网用。草本、灌木或乔木;叶互生,小,全缘,通常二列,宛如羽状复叶;托叶2;花小,单性同株或异株,无花瓣,单生叶腋或排成聚伞花序或密伞花序;雄花:萼片4-6,覆瓦状排列;花盘通常分裂为离生、与萼片互生的腺体;雄蕊2-5,稀6至多数,花丝分离或基部稍合生;无退化雌蕊;雌花:萼片与雄花的同数或较多;花盘形状不一;子房3室,稀4-6或多室,每室有胚珠2颗;花柱与子房室同数;蒴果或果皮肉质而为浆果状,通常扁球形;种子三棱形。 | + | 描 述:Phyllanthus L. 叶下珠属,大戟科 Euphorbiaceae 叶下珠亚科 Phyllanthoideae Ascherson 叶下珠族 Phyllantheae,约600种,分布于热带和温带地区,我国约30余种,大部产长江以南各省,北部极少,其中如余甘子P. emblica L. 南部盛产,其果味甘酸,可生食或渍制,根有收敛止泻[[作用]],叶可治皮炎、湿疹,树皮含单宁达22%,可为鞣料和染渔网用。草本、灌木或乔木;叶互生,小,全缘,通常二列,宛如羽状复叶;托叶2;花小,单性同株或异株,无花瓣,单生叶腋或排成聚伞花序或密伞花序;雄花:萼片4-6,覆瓦状排列;花盘通常分裂为离生、与萼片互生的腺体;雄蕊2-5,稀6至多数,花丝分离或基部稍合生;无退化雌蕊;雌花:萼片与雄花的同数或较多;花盘形状不一;子房3室,稀4-6或多室,每室有胚珠2颗;花柱与子房室同数;蒴果或果皮肉质而为浆果状,通常扁球形;种子三棱形。 |
当前修订版本
属中文名:叶下珠属
属拼音名:yexiazhushu
属拉丁名:Phyllanthus
中国植物志:44(1):78
描 述:Phyllanthus L. 叶下珠属,大戟科 Euphorbiaceae 叶下珠亚科 Phyllanthoideae Ascherson 叶下珠族 Phyllantheae,约600种,分布于热带和温带地区,我国约30余种,大部产长江以南各省,北部极少,其中如余甘子P. emblica L. 南部盛产,其果味甘酸,可生食或渍制,根有收敛止泻作用,叶可治皮炎、湿疹,树皮含单宁达22%,可为鞣料和染渔网用。草本、灌木或乔木;叶互生,小,全缘,通常二列,宛如羽状复叶;托叶2;花小,单性同株或异株,无花瓣,单生叶腋或排成聚伞花序或密伞花序;雄花:萼片4-6,覆瓦状排列;花盘通常分裂为离生、与萼片互生的腺体;雄蕊2-5,稀6至多数,花丝分离或基部稍合生;无退化雌蕊;雌花:萼片与雄花的同数或较多;花盘形状不一;子房3室,稀4-6或多室,每室有胚珠2颗;花柱与子房室同数;蒴果或果皮肉质而为浆果状,通常扁球形;种子三棱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