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食子酸丙酯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修订版本间差异)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03:03 2007年12月19日的修订版本 (编辑)
Renren12 (Talk | 贡献)

←上一个
06:41 2011年6月8日的修订版本 (编辑) (undo)
Foodbk (Talk | 贡献)

下一个→
第11行: 第11行:
分子量:212.21 分子量:212.21
-理化性质:为白至淡褐色结晶性粉末或乳白色针状结晶,臭味,稍有苦味,水溶液无味(0.25%水溶液pH值为5.5左右)易与铜、铁离子反应呈紫色或暗绿色。有吸潮性,光照可促进分解。在水溶液中结晶可得一水络合物,在105℃即可失水变成无水物。熔点146~150℃,对热较敏感,在熔点时即分解,因此应用于食品中其稳定性较差。难溶于冷水,易溶于乙醇(25 g/100 mL,25℃)、丙二醇、甘油等。对油脂的溶解度与对水的溶解度差不多。 +理化性质:为白至淡褐色结晶性粉末或乳白色针状结晶,臭味,稍有苦味,水溶液无味(0.25%水溶液pH值为5.5左右)易与铜、铁离子反应呈紫色或暗绿色。有吸潮性,光照可促进分解。在水溶液中结晶可得一水络合物,在105℃即可失水变成无水物。熔点146~150℃,对热较敏感,在熔点时即分解,因此应用于食品中其稳定性较差。难溶于冷水,易溶于乙醇(25 g/100 mL,25℃)、丙二醇、甘油等。对[[油脂]]的溶解度与对水的溶解度差不多。
来源与制法:以硫酸为催化剂,由没食子酸与正丙醇在120℃下酯化后,再经结晶、分离而得。 来源与制法:以硫酸为催化剂,由没食子酸与正丙醇在120℃下酯化后,再经结晶、分离而得。

06:41 2011年6月8日的修订版本


中文名称: 没食子酸丙酯

英文名称: Propyl gallate

详情: 结构式:

分子式:C10H12O5

分子量:212.21

理化性质:为白至淡褐色结晶性粉末或乳白色针状结晶,臭味,稍有苦味,水溶液无味(0.25%水溶液pH值为5.5左右)易与铜、铁离子反应呈紫色或暗绿色。有吸潮性,光照可促进分解。在水溶液中结晶可得一水络合物,在105℃即可失水变成无水物。熔点146~150℃,对热较敏感,在熔点时即分解,因此应用于食品中其稳定性较差。难溶于冷水,易溶于乙醇(25 g/100 mL,25℃)、丙二醇、甘油等。对油脂的溶解度与对水的溶解度差不多。

来源与制法:以硫酸为催化剂,由没食子酸与正丙醇在120℃下酯化后,再经结晶、分离而得。

毒理学依据:

①LD50:大鼠经口2600mg/kg。

②ADI:0~0.0014g/kg(bw)(FAO/WHO,1994)。

③GRAS:FDA-21CFR172.615、182.24、184.1660

④代谢:本品在机体内水解,大部分没食子酸变成4-o-甲基没食子酸,内聚成葡萄糖醛酸,随尿排出体外。

质量要求:质量标准(GB3263―1982)

含量(C10H12O5)/% ≥ 98~102

硫酸盐灰分/% ≤ 0.1

干燥失重/% ≤ 0.1

熔点/℃ 146~150

重金属(以Pb计)/% ≤ 0.001

砷(以As计)/% ≤ 0.0003

用途与注意事项:脂溶性抗氧化剂。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1996)中规定:没食子酸丙酯可用于食用 油脂、油炸食品、干鱼制品、饼干、方便面、速煮米、果仁罐头、腌腊肉制品、其最大使用量为0.1g/kg。与二丁基羟基甲苯、丁基羟基茴香醚混合使用时,后二者总量不得超过0.1 g/kg。没食子酸丙酯不得超过0.05g/kg(最大使用量均以脂肪计)。此外也可用于胶姆糖配料。其他使用参考:台湾省《食品添加剂使用范围及用量标准》(1986)规定:没食子酸丙酯可用于油脂、奶油,最大使用量为0.1g/kg以下。FAO/WHO(1984)规定:没食子酸丙酯用于食用油脂、奶油,最大使用量为0.1 g/kg(单用或与其他没食子酸酯、丁基羟基茴香醚、二丁基羟基甲苯合用)。日本规定:没食子酸丙酯用于油脂、奶油最大使用量为0.1 g/kg。

没食子酸丙酯作为脂溶性抗氧化剂,适宜在植物油脂中使用。如对稳定豆油、棉籽油、棕榈油、不饱和脂肪及氢化植物油有显著效果。对动物脂肪的抗氧化作用较丁基羟基茴香醚或二丁基羟基甲苯强。对含植物油的面制品如奶油饼干等没食子酸丙酯不如丁基羟基茴香醚或二丁基羟基甲苯效果突出。没食子酸丙酯与增效剂结合使用时其抗氧化作用会更佳。并且于丁基羟基茴香醚、二丁基羟基甲苯混合使用效果也是比单独使用要好。由于没食子酸丙酯与铁离子形成紫色络合物,从而会引起食品变色。所以最好与适当的金属络合剂乳柠檬酸一同使用。

鉴定方法:

①称取本品0.5g加入20mL NaOH溶液(1mol/L),进行回馏30min,然后进行蒸馏,取出馏分4mL,其液体应澄清透明,加热时应产生丙酸的臭气。

②称取本品0.1g加入5mL75%乙醇溶液溶解,向溶液中加2滴三氯化铁溶液(1 g/100mL),呈紫色。

含量分析:

[样品处理] 称取10g样品,用100mL石油醚溶解,移入250mL分液漏斗中,加20mL乙酸铵溶液(16.7g/L)振摇2min,静置 分层,将水层放入125mL分液漏斗中(如乳化,连同乳化层一起放下),石油醚层再用20mL乙酸铵溶液(16.7 g/L)重复提取两次,合并水层。石油醚层用水振摇洗涤两次,每次15mL,水洗液并入同一125mL分液漏斗中,振摇、静置。将水层通过干燥滤纸滤入100mL容量瓶中,用少量水洗涤滤纸,加入2.5mL乙酸铵溶液(100g/L),加水至刻度,摇匀,将此溶液用滤纸过滤,弃去初滤液的20mL,收集滤液供比色测定用。

[测定] 精密吸取20mL上述处理后的样品提取液于25mL具塞比色管中,加入1mL显色剂(0.1g硫酸亚铁和0.5g酒石酸钾钠溶于100mL),加水4mL,摇匀。另精密吸取0mL、1.0mL、2.0mL、4.0mL、6.0mL、8.0mL、10mLLPG标准溶液(相当0µg、50µg、100µg、200µg、300µg、400µg、500µgPG),分别置于25mL带塞比色管中,加入2.5mL乙酸铵溶液(100g/L),准确加水至24mL,加入1mL同样显色剂,摇匀。用1cm比色皿,以零管调节零点,在波长540nm处测定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根据样液吸光度在曲线上找出相应的PG含量。并按下式计算没食子酸丙酯含量式中 X――样品中PG的含量,g/kg;

A――测定用样液中PG的含量,µg;

m――样品质量,g;

V1――提取后样液总体积,mL;

V2――测定后吸取样液的体积,mL。

个人工具

鲁ICP备14027462号-6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