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芽植物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修订版本间差异)
04:32 2008年7月2日的修订版本 (编辑) Hyf yl (Talk | 贡献) ←上一个 |
当前修订版本 (06:15 2011年4月18日) (编辑) (undo) Foodbk (Talk | 贡献) |
||
第3行: | 第3行: | ||
开放分类: 生物 | 开放分类: 生物 | ||
- | 隐芽植物geophytes 为C. Raunkiaer(1907)所用的生活形之一,其抗性芽受土壤或水层保护的植物,称为隐芽植物。前者是指狭义的地下芽植物,后者则有沼泽植物及水生植物。芽的着生器官,常有地下茎(竹类),块茎(马铃薯,报春花),块根(甘薯,茄科)、鳞茎(百合科、石蒜科)。另外,沼泽植物则有莲、萍蓬草、芦苇等,水生植物幼芽脱离后沉入水底能够越冬(如钓棒、栎藻等),而接近泥土或水底的茎部能生芽的植物有Vallisneria和Myriophyllum。由于对低温表现良好的保护作用,所以在高纬度及高山地方经常见到。 | + | 隐芽植物geophytes 为C. Raunkiaer(1907)所用的生活形之一,其抗性芽受土壤或水层保护的植物,称为隐芽植物。前者是指狭义的地下芽植物,后者则有沼泽植物及水生植物。芽的着生器官,常有地下茎(竹类),块茎(马铃薯,报春花),块根(甘薯,茄科)、鳞茎(百合科、石蒜科)。另外,沼泽植物则有莲、萍蓬草、[[芦苇]]等,水生植物幼芽脱离后沉入水底能够越冬(如钓棒、栎藻等),而接近泥土或水底的茎部能生芽的植物有Vallisneria和Myriophyllum。由于对低温表现良好的保护作用,所以在高纬度及高山地方经常见到。 |
当前修订版本
隐芽植物 开放分类: 生物
隐芽植物geophytes 为C. Raunkiaer(1907)所用的生活形之一,其抗性芽受土壤或水层保护的植物,称为隐芽植物。前者是指狭义的地下芽植物,后者则有沼泽植物及水生植物。芽的着生器官,常有地下茎(竹类),块茎(马铃薯,报春花),块根(甘薯,茄科)、鳞茎(百合科、石蒜科)。另外,沼泽植物则有莲、萍蓬草、芦苇等,水生植物幼芽脱离后沉入水底能够越冬(如钓棒、栎藻等),而接近泥土或水底的茎部能生芽的植物有Vallisneria和Myriophyllum。由于对低温表现良好的保护作用,所以在高纬度及高山地方经常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