蟋蟀科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修订版本间差异)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08:28 2008年12月30日的修订版本 (编辑)
Donjune (Talk | 贡献)

←上一个
当前修订版本 (08:26 2009年10月7日) (编辑) (undo)
Foodbk (Talk | 贡献)

 
(One intermediate revision not shown.)
第1行: 第1行:
-http://insecta.idv.tw/wiki/images/thumb/1/11/20080205%E9%87%91%E9%96%80%E6%B9%96%E5%B0%BE%E6%BA%AA%E6%BF%95%E5%9C%B0_%E9%BB%91%E8%84%9B%E8%8D%89%E8%9F%8B%E8%9F%801c.JPG/180px-20080205%E9%87%91%E9%96%80%E6%B9%96%E5%B0%BE%E6%BA%AA%E6%BF%95%E5%9C%B0_%E9%BB%91%E8%84%9B%E8%8D%89%E8%9F%8B%E8%9F%801c.JPG+ 
<br>'''名称:'''蟋蟀科 <br>'''名称:'''蟋蟀科
第12行: 第12行:
<br>  ''③大扁头蟋'',分布于北京、陕西、河北、安徽、江苏等省及国外日本。体中等大,长19毫米。黑褐色。雄头顶显著向前凸出,面扁平倾斜,凹凸不平,两侧向外突出。发音镜近正方形。无横断脉,斜脉2~3条。 <br>  ''③大扁头蟋'',分布于北京、陕西、河北、安徽、江苏等省及国外日本。体中等大,长19毫米。黑褐色。雄头顶显著向前凸出,面扁平倾斜,凹凸不平,两侧向外突出。发音镜近正方形。无横断脉,斜脉2~3条。
<br>  ''④灶马'',在中国和世界广泛分布。喜暖,善鸣,通常生活在灶房、浴室和锅炉房终年活动。体中等大,长15毫米。淡黄色。头顶略向前突出,触角特长,几达体长的3倍。雄虫前翅短,约为腹部的1/2长。发音镜略呈方形,内有不规则横纹和两条斜纹,翅端网区短小。雌虫前翅退化为鳞片状。雌雄后翅均退化。前胫节外侧听器长大,内侧无听器。以上是普通灶马的形态特征。此外,还有长翅型灶马,雌雄的前后翅均发达。 <br>  ''④灶马'',在中国和世界广泛分布。喜暖,善鸣,通常生活在灶房、浴室和锅炉房终年活动。体中等大,长15毫米。淡黄色。头顶略向前突出,触角特长,几达体长的3倍。雄虫前翅短,约为腹部的1/2长。发音镜略呈方形,内有不规则横纹和两条斜纹,翅端网区短小。雌虫前翅退化为鳞片状。雌雄后翅均退化。前胫节外侧听器长大,内侧无听器。以上是普通灶马的形态特征。此外,还有长翅型灶马,雌雄的前后翅均发达。
-<br>  [[2、巨蟋亚科:]]与蟋蟀亚科近缘,但体躯特大,单眼排成“一”字形,后腿节较长。本亚科的花生大蟋别名大土狗、大头蟋,形特大,是世界上最大的蟋蟀,分布于福建、广东、广西、云南,国外在印度尼西亚的爪哇、苏门答腊以及马来半岛。体长40毫米,宽13毫米。赤褐色。头半圆形。只有一横脉,另有斜脉3条。后翅发达,伸出尾端如长尾。+<br>  2、巨蟋亚科:与蟋蟀亚科近缘,但体躯特大,单眼排成“一”字形,后腿节较长。本亚科的花生大蟋别名大土狗、大头蟋,形特大,是世界上最大的蟋蟀,分布于福建、广东、广西、云南,国外在印度尼西亚的爪哇、苏门答腊以及马来半岛。体长40毫米,宽13毫米。赤褐色。头半圆形。只有一横脉,另有斜脉3条。后翅发达,伸出尾端如长尾。
-<br>  [[3、针蟋亚科:]]体小型,后胫节有长而能动的刺,体面被柔毛与黑刺相间,雄虫前翅端网区很小,发音镜后端常有不规则的短脉,分为数小室,有1条斜脉。产卵管末端稍膨大,其边缘常有小强齿。针蟋不建洞穴,性喜潮湿,常活动于地面、丛林间、枯叶下,尤其是池塘、水流附近,少数种类能入水游泳。污斑拟针蟋。体长5~7毫米,淡灰褐色,具许多不规则褐色污斑。后头,有4条淡色纵纹。前胸背板两侧各有一个三角形纹,尾须黑褐色,发音镜不规则,后方有2~3个小室。产卵管与后腿节等长,端瓣具强刺。一年两代,以卵在土中越冬。鸣声为“吱……”单音。寄主:萝卜、白菜、狗尾草等。分布于北京、江苏、浙江、河北;国外在日本。+<br>  3、针蟋亚科:体小型,后胫节有长而能动的刺,体面被柔毛与黑刺相间,雄虫前翅端网区很小,发音镜后端常有不规则的短脉,分为数小室,有1条斜脉。产卵管末端稍膨大,其边缘常有小强齿。针蟋不建洞穴,性喜潮湿,常活动于地面、丛林间、枯叶下,尤其是池塘、水流附近,少数种类能入水游泳。污斑拟针蟋。体长5~7毫米,淡灰褐色,具许多不规则褐色污斑。后头,有4条淡色纵纹。前胸背板两侧各有一个三角形纹,尾须黑褐色,发音镜不规则,后方有2~3个小室。产卵管与后腿节等长,端瓣具强刺。一年两代,以卵在土中越冬。鸣声为“吱……”单音。寄主:萝卜、白菜、狗尾草等。分布于北京、江苏、浙江、河北;国外在日本。
-<br>  [[4、树蟋亚科:]]树蟋体柔弱狭长。绿、白或黄色。头向前,前胸背板狭长,雄虫后胸有一大腺孔。足细长,前胫节内外侧听器特长大。前翅近透明。发音镜大,内有横脉。产卵管端瓣宽而平截,有强锯齿。本亚科常见的台湾树蟋中等大,淡黄褐色,体长约13毫米,雄虫体形前狭后宽。头小。触角略比体长。前翅前狭后宽,质薄、透明,长于腹端。发音镜大,后翅狭长过腹端如长尾。一年两代,以卵在树皮内越冬,为害甘蔗、棉花、水稻。分布于新疆、陕西、江苏、贵州、云南、广东、台湾,国外于印度、马来西亚、菲律宾。+<br>  4、树蟋亚科:树蟋体柔弱狭长。绿、白或黄色。头向前,前胸背板狭长,雄虫后胸有一大腺孔。足细长,前胫节内外侧听器特长大。前翅近透明。发音镜大,内有横脉。产卵管端瓣宽而平截,有强锯齿。本亚科常见的台湾树蟋中等大,淡黄褐色,体长约13毫米,雄虫体形前狭后宽。头小。触角略比体长。前翅前狭后宽,质薄、透明,长于腹端。发音镜大,后翅狭长过腹端如长尾。一年两代,以卵在树皮内越冬,为害甘蔗、棉花、水稻。分布于新疆、陕西、江苏、贵州、云南、广东、台湾,国外于印度、马来西亚、菲律宾。
-<br>  [[5、金钟亚科]](Phalangopsinae):金钟体大型,前小而后大,与树蟋相似,唯头垂直,容易区分。头小,足细长,后胫节有刺,在基部刺间有齿。有翅种类雄虫发音镜内至少有横脉2条。跗节很长,第2节甚小。性喜潮湿,常生活于林中落叶或腐木下。不少种类穴居。本亚科的金钟儿中等大,体长约13毫米。暗黑色。雄虫体形前小后大,后缘较圆,配合脉纹颇像乐器琵琶。头小,黑褐色,后头有黄斑。触角很长,淡黄色,中段白色;发音镜很大,有3条弯横脉。常栖于枯叶中,草根下,巷道中。年发生一代,常被人们饲养倾听鸣声欣赏。分布于江苏、浙江、四川、贵州等。+<br>  5、金钟亚科(Phalangopsinae):金钟体大型,前小而后大,与树蟋相似,唯头垂直,容易区分。头小,足细长,后胫节有刺,在基部刺间有齿。有翅种类雄虫发音镜内至少有横脉2条。跗节很长,第2节甚小。性喜潮湿,常生活于林中落叶或腐木下。不少种类穴居。本亚科的金钟儿中等大,体长约13毫米。暗黑色。雄虫体形前小后大,后缘较圆,配合脉纹颇像乐器琵琶。头小,黑褐色,后头有黄斑。触角很长,淡黄色,中段白色;发音镜很大,有3条弯横脉。常栖于枯叶中,草根下,巷道中。年发生一代,常被人们饲养倾听鸣声欣赏。分布于江苏、浙江、四川、贵州等。
-<br>  [[6、突额蛣蛉亚科]](Podosyrtinae):形态变异较大,但后胫节各刺间和基部均有小齿;外端距很短,约等长;内端距均长,上端距最大;后跗基节短有强齿。梨绿蛣蛉,大型,体长18毫米,淡黄绿色,有褐色或黑色脉纹纵横分布。体型中段大,两端小。复眼突出。触角长约体长的一倍。发音镜大,略呈四方形,内有一横脉,另有斜脉5~6条。在山东,成虫和若虫为害梨、苹果、山楂、葡萄、枣、樱桃、棉花,啮食叶、花、芽、果实和种子;在华中和西南地区生活于行道树上。一年一代,雌虫在树枝上产卵,成若虫夜晚活动。分布于江苏、浙江、山东、安徽、四川、云南等省,国外于日本。+<br>  6、突额蛣蛉亚科(Podosyrtinae):形态变异较大,但后胫节各刺间和基部均有小齿;外端距很短,约等长;内端距均长,上端距最大;后跗基节短有强齿。梨绿蛣蛉,大型,体长18毫米,淡黄绿色,有褐色或黑色脉纹纵横分布。体型中段大,两端小。复眼突出。触角长约体长的一倍。发音镜大,略呈四方形,内有一横脉,另有斜脉5~6条。在山东,成虫和若虫为害梨、苹果、山楂、葡萄、枣、樱桃、棉花,啮食叶、花、芽、果实和种子;在华中和西南地区生活于行道树上。一年一代,雌虫在树枝上产卵,成若虫夜晚活动。分布于江苏、浙江、山东、安徽、四川、云南等省,国外于日本。
[[category:x]][[category:动物]] [[category:x]][[category:动物]]

当前修订版本


名称:蟋蟀科


纲:昆虫纲


目:直翅目


分类:本科分12个亚科,中国常见的亚科和种类如下:
  1、蟋蟀亚科:头圆大,跗节纵扁,后胫节有刺,但刺间无小锯齿。中国最普遍的种类有:
  ①斗蟋,从北京到广东、台湾以及国外日本均广分布。体中型,雄长13~16毫米,雌长14~19毫米。黑褐色。后头有3对黄色纵纹。前翅雄虫长达腹端;雌虫短,仅到腹部中央。雄雌虫后翅皆不发达。发音镜长方形,中有一横脉,另有2斜脉。端网区与发音镜等长,产卵管与后腿节等长。性好斗,善鸣,中国自古就有斗蟋蟀的游戏,所用的就是斗蟋。
  ②北京油葫芦,广布中国各地和国外印度、马来西亚、菲律宾。体大型,雄虫长22~24毫米,雌虫长23~25毫米。黑褐色。两眼内方有“八”字形橙黄色纹。发音镜大致为正方形,内有一横脉,另有4~5条斜脉。端网区较长。后翅发达,露出腹端如长尾。产卵管比后腿节长。
  ③大扁头蟋,分布于北京、陕西、河北、安徽、江苏等省及国外日本。体中等大,长19毫米。黑褐色。雄头顶显著向前凸出,面扁平倾斜,凹凸不平,两侧向外突出。发音镜近正方形。无横断脉,斜脉2~3条。
  ④灶马,在中国和世界广泛分布。喜暖,善鸣,通常生活在灶房、浴室和锅炉房终年活动。体中等大,长15毫米。淡黄色。头顶略向前突出,触角特长,几达体长的3倍。雄虫前翅短,约为腹部的1/2长。发音镜略呈方形,内有不规则横纹和两条斜纹,翅端网区短小。雌虫前翅退化为鳞片状。雌雄后翅均退化。前胫节外侧听器长大,内侧无听器。以上是普通灶马的形态特征。此外,还有长翅型灶马,雌雄的前后翅均发达。
  2、巨蟋亚科:与蟋蟀亚科近缘,但体躯特大,单眼排成“一”字形,后腿节较长。本亚科的花生大蟋别名大土狗、大头蟋,形特大,是世界上最大的蟋蟀,分布于福建、广东、广西、云南,国外在印度尼西亚的爪哇、苏门答腊以及马来半岛。体长40毫米,宽13毫米。赤褐色。头半圆形。只有一横脉,另有斜脉3条。后翅发达,伸出尾端如长尾。
  3、针蟋亚科:体小型,后胫节有长而能动的刺,体面被柔毛与黑刺相间,雄虫前翅端网区很小,发音镜后端常有不规则的短脉,分为数小室,有1条斜脉。产卵管末端稍膨大,其边缘常有小强齿。针蟋不建洞穴,性喜潮湿,常活动于地面、丛林间、枯叶下,尤其是池塘、水流附近,少数种类能入水游泳。污斑拟针蟋。体长5~7毫米,淡灰褐色,具许多不规则褐色污斑。后头,有4条淡色纵纹。前胸背板两侧各有一个三角形纹,尾须黑褐色,发音镜不规则,后方有2~3个小室。产卵管与后腿节等长,端瓣具强刺。一年两代,以卵在土中越冬。鸣声为“吱……”单音。寄主:萝卜、白菜、狗尾草等。分布于北京、江苏、浙江、河北;国外在日本。
  4、树蟋亚科:树蟋体柔弱狭长。绿、白或黄色。头向前,前胸背板狭长,雄虫后胸有一大腺孔。足细长,前胫节内外侧听器特长大。前翅近透明。发音镜大,内有横脉。产卵管端瓣宽而平截,有强锯齿。本亚科常见的台湾树蟋中等大,淡黄褐色,体长约13毫米,雄虫体形前狭后宽。头小。触角略比体长。前翅前狭后宽,质薄、透明,长于腹端。发音镜大,后翅狭长过腹端如长尾。一年两代,以卵在树皮内越冬,为害甘蔗、棉花、水稻。分布于新疆、陕西、江苏、贵州、云南、广东、台湾,国外于印度、马来西亚、菲律宾。
  5、金钟亚科(Phalangopsinae):金钟体大型,前小而后大,与树蟋相似,唯头垂直,容易区分。头小,足细长,后胫节有刺,在基部刺间有齿。有翅种类雄虫发音镜内至少有横脉2条。跗节很长,第2节甚小。性喜潮湿,常生活于林中落叶或腐木下。不少种类穴居。本亚科的金钟儿中等大,体长约13毫米。暗黑色。雄虫体形前小后大,后缘较圆,配合脉纹颇像乐器琵琶。头小,黑褐色,后头有黄斑。触角很长,淡黄色,中段白色;发音镜很大,有3条弯横脉。常栖于枯叶中,草根下,巷道中。年发生一代,常被人们饲养倾听鸣声欣赏。分布于江苏、浙江、四川、贵州等。
  6、突额蛣蛉亚科(Podosyrtinae):形态变异较大,但后胫节各刺间和基部均有小齿;外端距很短,约等长;内端距均长,上端距最大;后跗基节短有强齿。梨绿蛣蛉,大型,体长18毫米,淡黄绿色,有褐色或黑色脉纹纵横分布。体型中段大,两端小。复眼突出。触角长约体长的一倍。发音镜大,略呈四方形,内有一横脉,另有斜脉5~6条。在山东,成虫和若虫为害梨、苹果、山楂、葡萄、枣、樱桃、棉花,啮食叶、花、芽、果实和种子;在华中和西南地区生活于行道树上。一年一代,雌虫在树枝上产卵,成若虫夜晚活动。分布于江苏、浙江、山东、安徽、四川、云南等省,国外于日本。

个人工具

鲁ICP备14027462号-6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9号